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为何中国的芯片业赶不上美国
Chasel | 2012-04-20 09:14:33    阅读:960   发布文章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十分担忧,惟恐日本成了制造业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这种担忧没有成为现实。时至今日,同样的担忧又集中到了中国身上。这个中央王国似乎是一个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敌人:它有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经济、为数众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政府对高科技公司提供的巨额补贴。中国威胁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大?

  几年前,中国显露出了似乎要占据全球半导体产业主导地位的势头。2004年,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次年,另两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炬力集成和中星微电子也在纳斯达克实现了首次公开募股。热捧中国芯片业的人士说,还有数以百计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已经准备就绪,许多新的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开始纷纷上马。

  5年后,大多数中国芯片厂商仍然没有实现盈利。何以如此?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原因可以说明这一点:即便培训了大量的工程师,花了大把的钱向公司提供补贴、建设基础设施,但这对建立一个成功的产业而言,还远远不够。

  由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名声不好,跨国公司限制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例如,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正在中国东北建设一家工厂,但却迟迟不愿意把自己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引入中国——即便这样做会增加它向中国的电子工厂供应产品的物流成本。中国的电子工厂正是英特尔处理器的最大消费者。

  尽管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在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设计车间只是擅长一般的参考设计,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原因可能在于由中国那些毫无经验的学术项目培养出来的工程师身上,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中国的学术项目不乏雄心和资金,却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质量。中国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就不如那些在商业研究方面更具历史底蕴的国家。与美国硅谷的年轻工程师和MBA不同,中国年轻的工程师和MBA没有可供学习的榜样。这些榜样在自己早期的职业生涯当中,有着将公司做大做强或是创造过真正的创新产品的经历。

  此外,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大型项目方面还存在着恶性竞争。这可能导致对受到青睐的行业(如半导体)进行过度投资。这种无视市场铁律的行为亟待解决,因为那些被闲置的半导体生产线吸纳了大量资金,而这些钱完全可以投到那些更具生产力的项目上。

  这并不是说,中国未来发展不出创新技能,或不会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国有着大量的技术力量和数量上的优势,它还在该领域进行大把地投资。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公司也是利好消息,因为从美国硅谷归国的人员也开始为中国的企业效力,他们知道如何竞争和创新。

  但是,在未来10年内,在半导体设计这样最为复杂的价值创造领域里,中国能超越美国和其他的创新中心吗?为了得到答案,我们需要重新反思美国与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验。当时对美国会丧失竞争力的担忧,就如阴影一样困扰着美国人。日本在这一领域推行了国家技术政策,惠及了日立和东芝这样的行业巨头,却扼杀了芯片市场。结果,日本迄今仍没有任何规模的无晶圆公司。日本企业仍然过于内向型,依赖业已成熟和增长缓慢的国内市场。最近20年来,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上,中国与日本不尽相同,但日本公司的教训仍然适用于中国公司。我们对中国的担忧有些杞人忧天。的确,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公司,比如搜索引擎百度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但试图通过集中努力,去复制那些对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和整个技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居功至伟、本应自发产生的创造力和创新,从而成为全球技术霸权,是一条困难而不可能的路。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hustlcd  2012-04-27 16:52:31 

可能起步晚,而且IT业发展中选软件的多一些

用简单的想法创造不平凡的事物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